生态环境监测领域设备更新来了!奥斯恩监测设备助力改造提升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在环保领域进行了相关的布局,比如,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加快完善重点行业排放标准,优化提升大气、水污染物等排放控制水平…….
杭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要求:推动全市重点环境监测实验室、省控以上水质和空气自动站智能化改造提升,推动老旧实验室大型仪器、水质自动站、空气自动站等设备更新。鼓励重点排污单位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来源:仪器信息网
奥斯恩环境监测设备介绍
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是一种集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无人值守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全天候、连续、自动地监测环境,在提供PM10、PM2.5、SO2、NO2、CO、O3、VOC等7项参数数据的基础上,可扩展对气象参数进行监测。
按照“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理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网格化监控平台,应用、整合了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在全面掌握、分析污染源排放、气象因素的基础之上,采用因地制宜的灵活设点方法进行部署。实时统计各厂区、监测点的监测设备数据,并根据各监测点的环境条件及其污染情况,来分析与推测区域内整体的排放情况,实现对热点排放区域整体监控,污染物扩散趋势推算以及排放源解析等功能;
同时结合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图表系统等先进技术,整合、共享、开发,建立全面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区域环境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控制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等综合管理,为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辅助管理决策;为环保部门的环境决策、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技术特点
(1) 具有云端自动在线校准功能,可实现零点和量程飘移自动校正及交叉干扰自动修正,支持人工校准。微型自动监测站设备支持远程在线校准功能,用户可对设备进行在线校准,修正因设备零点漂移而产生的数据异常及环境干扰,无需现场人工校准;
(2) 采用栅格网孔,适用于各种气象条件,保证空气流通无死角,内外无温差,采用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气体流动监测,以栅格网孔结构包裹监测传感器,实现监测传感器与外部气体的自由接触,保证空气流通无死角,内外无温差。同时,空气监测传感器位于设备的底部,而且以栅格网状金属结构包裹,能够很好的防雨防风,适用于各种气象条件;
(3) 采用百叶箱设计,适用于各种气象条件,保证空气流通无死角,内外无温差;可以同时监测气体参数和可吸入颗粒物,并在数据平台上显示出监测值。 无工具拆卸,方便点位迁移与设备维护;采用进口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响应时间快,分辨率高,线性好,检测下限可达ppb级;
(4)气体6项指标任选、还有气象五参数、噪音等参数可灵活定制;可采用市电加外接太阳能供电方式,解决布线接电等问题;性能稳定、精确度高、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具有断电保护功能;采用32位高速处理核心芯片;监测数据单位自动换算,mg/m3,ppb,ppm;
(5) 多学科算法模型,数据稳定准确,实现分辨率 1ppb 的高精度检测,可达国控站监测指标;集成GPRS通信技术,实时监测大气环境数据,实时传输数据, 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实现多参数自动监测,防干扰技术设计; 体积小,模块化设计,网格化灵活布局;集成温度补偿技术,长久自动校准技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跟踪设备;

微型在线水质监测站
OSEN-SZ微型在线水质监测站是一种集水文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无人值守的水文采集系统。水质监测站系统由水文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软件三部分组成。数据采集仪具有水文数据采集、实时时钟、水文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标准通信功能。
系统内置大容量FLASH存储芯片;多种通讯接口可以很方便的与计算机建立有线通讯连接,若选配GPRS无线通讯模块还可实现水文设备与计算机监控中心的远程无线连接。

产品功能
1.电源系统:双电源供电系统、交流220V、蓄电池、太阳能供电系统等,根据用户需要选配,
可在市电与太阳能之间灵活切换,智能控制市电、蓄电池供电顺序,使得设备不间断供电,
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可靠运行于各种恶劣的野外环境,低功耗、高稳定性、高精度、可无人值守。
3.可靠的防雷电设计和接地设计、抗干扰等保护措施。
4.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模块组合式开放性设计,可灵活组合使用。
5.监测要素可按实际需求选配。模块化设计极大的方便了后期设备的调试和升级。
6.通讯方式可根据传输距离来按需要选配,为方案提供最高的性价比。
7.大数据云平台可以让用户在互联网上随时使用浏览监测站现场监测数据。
8.客户端浏览:可以通过软件客户端、PC端云平台、手机端公众号实现互联网上查询、统计监测站现场监测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