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薛华:勇攀高峰的科研领军人
原创 襄阳市妇联 襄阳女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襄阳市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女性,她们立足岗位,担当有为,充分展示了现代知识女性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的技术专家薛华。
薛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技术专家、湖北泽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经理。在复合材料技术研发领域,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创新,填补了国内高温力学检测领域空白。
“一年中260多天在外出差,常常一天工作18个小时,有时一天辗转3个地点,不停地在城市里来回穿梭。”薛华全身心投入到复合材料检测技术领域,为开展复合材料检测技术研究,她带领团队到高校、研究所及设备厂家考察学习,每晚只能通宵借高校实验室做实验。
为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抢占军民融合先机,打破装备修理能力建设瓶颈,助推工厂建设发展,薛华带领团队多次前往北京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接汇报,明确国家复合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申报流程和条件。历时两个半月,最终成功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筹建。
在筹建国家复合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过程中,她带领团队奔走调研,明确力学、热物理、微观、化学专业共计16台(套)进口设备的采购计划,又前往7个城市进行53次测试比对验证,完成设备定型,最终完成采购合同的签订,为国家复合材料及制品质检中心检测技术能力建设奠定基础,填补了国内复合材料质量监督和标准化建设领域的空白。
为突破国外对我国高温复合材料检测技术封锁,扭转我国因无高温检测设备而无法开展力学性能试验验证的窘困局面,为建立产品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可靠的硬件保障,薛华尝试着利用现有力学试验机设备进行改造,遇到瓶颈问题,她主动联系国内少数几家做力学设备的厂家,自主联合研制开发,完成了国家第一台套空气气氛1600℃高温力学试验机,获国家发明专利,填补该领域空白,顺利通过了国家试验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验证。
由于国内先进高温用复合材料起步较晚,薛华带领团队完成31392份国内外复合材料检测标准文件的海量检索。标准翻译工作专业性强、翻译量巨大,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拒绝协助翻译。面对困境,她本着精益求精、高度负责的精神态度,制定详细的翻译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用近一年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整个标准文件翻译工作,翻译美标、欧标共计208份2866页。
此外,薛华还聚焦航空装备故障、服务部队战训。围绕军用碳刹车盘修复这一重要课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碳刹车盘修复质量评价和修复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撑,助推碳刹车盘修复再制造技术应用,该技术应用在装备上可节约2亿多元;针对在某型飞机起落架裂纹修复过程冷喷涂层易脱落难题,研究制定起落架冷喷工艺质量稳定性检测方案,找到了制约其国产化影响因素工艺不稳定背后的原因,为该技术国产化应用、飞机顺利延寿提供有力支撑。
她不断探索,开展科研攻关。承担某型发动机尾喷管密封片质量评价方案的制定和测试验证工作,并顺利通过考核,首次实现我国高温复合材料在航空装备热端部件的长时应用;建立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叶片加工工艺与加工损伤之间的关系,支撑实现47片陶瓷基复合材料叶片加工的零报废交付,获湖北省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支持。
原标题:《襄阳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薛华:勇攀高峰的科研领军人》